紡織業新形勢:市場需要一針“強心劑”
發布日期: [2012/10/26]
共閱讀 [1497] 次
金秋10月是紡織行業的傳統消費旺季,但在當前全球經濟低迷,內需增速放緩,外需下降的大背景下,如何才能使企業從根源上化解各種風險,獲取更大的生存空間?中國紡織信息中心副主任伏廣偉做了這樣的解讀:“在新的形勢下,我們需要把各種信息匯集起來,形成一個信息流,由此,我們想到了建設一個國家紡織面料館,這個館首要的任務就是承載和傳遞各種信息,也是國內優秀面料的推廣平臺。”正如市場需要一針“強心劑”,未來,企業要在品牌化的競爭中脫穎而出,迅速拓展目標需求市場,就當以多元化的平臺為重托。
多元平臺的資源“經”
http://www.022zhaopin.cn/ |
10月26日,國家紡織面料館——新產品新技術發布推廣平臺2012首期發布推廣活動將在浙江紹興舉行。談及舉辦的初衷,伏廣偉表示,這正是緣于我國紡織行業創新轉型升級的緊迫性,突出表現在受歐債危機持續惡化的影響,國際國內市場需求總體低迷導致企業訂單不足,紡織企業用工等生產要素成本持續提高,營銷手段與產業鏈整合形式老化等問題日益凸顯。
此外,如何進一步確保上下游企業實現高效對接也是此次活動的重要考量。伏廣偉說:“過去我國紡織面料的交易載體靠的是交易會、檢測報告、企業間的合同等形式,但這種信息是凌亂且不對稱的。在新的形勢下,我們需要把各種信息匯集起來,形成一個信息流,由此,我們想到了建設一個國家紡織面料館,這個館首要的任務就是承載和傳遞各種信息。”
伏廣偉解釋,這里所說的信息包括了以生產廠家為代表的商業信息,經密、緯密、后整理等技術信息,檢驗檢測標準等質量信息,以及知識產權保護信息和產品的適用范圍、特殊功能等信息。“也就是說,為企業生產出的新面料找到相對應的供應鏈下游企業,成為企業之間合作的信息站。”
在推廣方面,它又是一個連接上下游企業合作、推行電子商務的推廣平臺。伏廣偉說:“現在很多企業開發了新產品,卻苦于沒有渠道推廣,或者不敢推廣,怕被抄襲,但是到了國家紡織面料館這個平臺,企業就不用擔心了。因為,這里會給企業送來的產品進行注冊,編號入庫,如果遇到被抄襲,面料館會通過與國家技術監督局的合作進行追究,率先以權威和公正的姿態對產品進行發布并給予保護。”
未來規劃3年建10館
伏廣偉對國家紡織面料館的未來充滿信心,他認為,企業很需要這個平臺,“國家紡織面料館的建立代表了一個時代,過去紡織面料沒有一個權威公正的信息推廣平臺,現在有了。”
談到未來的規劃,伏廣偉提到了“10、100、1000”計劃,他說:“未來3年內,要相繼建成10個面料館,其中包括了在海外建館,如在意大利和美國等地建館,相關準備工作已經基本就緒。”2009年,國家紡織面料館第一家分館在浙江紹興建成。2012年,第二家分館在廣東西樵成立。現在正在籌備中的第三家和第四家分館,分別選在了中國織造名鎮王江涇和中國女裝名鎮廣東虎門。分館的選址是經過充分考慮的,都是以面料產業集群地或服裝產業集群地為依托,以形成有效互動和網絡化輻射效果。在現有的產業鏈形勢下,將進一步幫助企業加強在技術研發、品牌價值塑造與推廣等多個維度和領域共同發力。
基于以上各館建設的成功經驗,伏廣偉相信通過面料館的平臺優勢和資源優勢,在未來將會幫助更多企業在品牌化的競爭中脫穎而出,迅速拓展目標需求市場。而規劃當中的這10個館,新面料產品的保有量預計將超過100萬塊。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這100萬塊面料,并不只是數量上的資源優勢。伏廣偉表示,“我們要讓這100萬塊面料‘動起來’,展示的樣品全是新產品,淘汰頻率是一年,一年以后,就會被最新的產品替換掉,并且,這100萬塊樣品涵蓋棉、麻、絲、毛、化纖等各種品類。這也是國家紡織面料館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據悉,近3年內,國家紡織面料館還將發展1000個核心會員企業,通過產品研發、市場推廣、質量檢測和品牌建立等服務幫助企業成長和壯大,以全方位的服務體系吸引眾多面料企業和下游品牌共同參與。
http://www.022zhaopin.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