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的地方就有“商”,“商”扎堆就匯聚成了“圈”。劃地成圓,一幅現代化的新商圈藍圖徐徐展開。
記者站在南區市場1號樓放眼望去,柯橋風景優美的瓜渚湖,以及中國輕紡城市場一派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盡收眼底。人聲鼎沸中,一座多功能、高效率、復雜而統一的復合型紡織市場正在慢慢醞釀。
中國輕紡城南區精品面料市場(以下簡稱“南區市場”)是一個不同于傳統紡織市場的新商城,它引入市場商業化思維,讓商戶和客戶享受一個集現代化與多元化于一身的輕紡產品交易中心,實現紡織市場生活體驗式商業綜合業態。
南區市場堅持“政府主導、降低成本、劃行歸市、創新發展”的運行模式,緊緊圍繞輕紡城“三次創業”的總體思路,堅持創新與突破結合。南區市場由國有企業中國輕紡城市場開發經營公司與民營企業廈門俊成益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聯合打造,由政府統一領導、統一定位、統一規劃,以國有資產方式統一招商、統一運營管理。
有人的地方就有“商”,“商”扎堆就匯聚成了“圈”。劃地成圓,一幅現代化的新商圈藍圖徐徐展開。
傳統優勢產業再發力
南區市場作為中國輕紡城“三次創業”后第一個開業的市場,給整個輕紡城注入了更多的新元素,給市場經營戶提供了更多的新機遇,給采購商帶來了更多的新選擇。
南區市場經營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陳越興介紹,有別于傳統紡織市場,南區市場主要有四個“創新點”:體制上的“新”使南區市場資金渠道更為寬廣,政策更為靈活高效,國有企業的嚴謹管理加上民營企業的靈活體制能為市場注入更多新鮮、活躍的元素;市場整體布局的“新”能最大程度綻放市場商業化的魅力,交易環境的提升,使經營戶在南區市場的經營更加如魚得水;面料的“新”則是南區市場細分定位為精品面料市場,主要分為進口面料、精品男女裝面料、特種面料(工紡布)、高檔毛呢面料四大面料,從品質、工藝上提高中國輕紡城面料的整體實力;地域的“新”是南區市場位于整個輕紡城的核心區域,借助這個地理優勢,有利于市場招商引資。
紹興嘉川針紡有限公司總經理吳丹微在南區市場買下三間門市,她告訴記者,南區市場最吸引她的地方在于地段。“門市在路口,關門時間不受市場管制。以前忙季的時候都沒有時間寄樣,到南區市場之后這個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吳丹微補充,因為南區市場周邊聚集了居住小區,也方便她聯系小區內的客戶。
走進紹興三禾·祐發紡織有限公司,最吸引人眼球的就是門市的裝修風格。在這寸土寸金的輕紡城市場內,三禾·祐發紡織采用上下兩樓用電梯打通的方式,極大地創新了傳統門市的裝修風格。
公司總經理馬紫依介紹,“南區市場環境好,配套設施完善,我在裝修好門市的基礎上,不斷創新自己的特色產品,不怕客戶不上門。”據了解,三禾·祐發紡織已經做了幾十年時裝面料,此次入駐南區市場,對于自己的實力無疑是如虎添翼。“因為現在門市空間大,極大地滿足了公司洽談業務的開展,無論是客戶還是員工都可以在門市內和他們進行面對面交流。”
新型業態錦上添花
南區市場交易環境優美、交通物流便利,配套約5萬平方米的商業區及超2000個停車位。這個總投資超20億元的紡織市場,自2016年2月27日正式開業以來,發展勢頭強勁。
“區別于傳統商圈,南區市場除面料交易區,中外品牌連鎖餐飲、大型酒樓、美食廣場、大型生活超市、五星級多廳巨幕影城、KTV等規劃形成合力,共同發展。這一大特色彌補了早年傳統交易市場商業配套欠缺短板。”廈門南成集團董事長傅孫成向記者介紹。其中,鑫永濤超市、祥云純K商務量販式KTV、中影電影院已于2016年正式開業。
隨著商業模式的發展和變遷,于消費者而言,南區市場并不是一個腳步匆匆的紡織市場。它增加了“體驗式消費”的新模式,顧客可以放緩步伐,一邊挑選面料,一邊看電影唱歌,免費無線的存在還可以將個人消費體驗發至網絡與朋友分享。
多種新型業態在南區市場融合,形成集聚效應。傅孫成表示,隨著南區市場周邊環境的逐步完善,南區市場有信心也有實力成為一個在硬件設施、交易環境、管理服務等方面均為一流的一站式輕紡產品交易市場。
新商圈的先驅者
南區市場雖然由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聯手打造,但是由政府統一實現行業管理。2016年10月,位于南區市場1號樓的綜合服務中心正式啟動。在先前6號樓服務中心開設的基礎上,綜合服務中心的開設,更是立足于一站式、多元化、點對點的一條龍服務,線上線下,全面覆蓋,切實為經營戶帶來服務。南區市場經營有限公司監事會主席何葉明介紹,服務中心設立專人負責接待客戶投訴,處理轉讓轉租及經營戶日常問題的反饋。
作為中國輕紡城新成員的管理者,傅孫成和陳越興分別從民營企業和國有企業的角度道出了南區市場接下來的發展規劃。傅孫成表示,“在不斷完善南區市場軟硬件設施、擴大市場優勢的基礎上,下一步的招商引資規劃也在有條不紊地銜接中。”
陳越興則表示,“下一步會組織市場經營戶更多地參與‘引進來、走出去’的活動,例如參加展會和對接會,在提高市場影響力的同時切實地為經營戶帶來利益。”
新興的南區市場就像一個巨大的磁場,催生著市場,孕育著產業。2015年以來,柯橋區委區政府積極實施“服務業興區”戰略,大力推進輕紡城“三次創業”,致力紡城市場提檔升級、城市經濟集聚發展、紡織產業加快轉型。南區市場的開業及發展勢頭正是“三次創業”取得良好進展的典型例子。據了解,南區市場自2015年10月27日第一次拍租至今,已成交營業房402間,回籠資金5.46億元。
南區市場十大優勢
區位優勢:
位于中國輕紡城商圈,四周交通發達,是輕紡城市場人流、客流匯聚之處,擁有極佳的現代化輕紡品牌展示及交易平臺。
平臺優勢:
作為亞洲最大的輕紡面料專業市場,中國輕紡城日客流量15萬人次,產品銷往187個國家和地區,常駐國(境)外代表機構近千家,常駐國(境)外采購商5000余人。
形象優勢:
定位高端、功能完善,采取國際化、現代化商貿市場的標準,以先進商業理念、科學規劃設計、國際化硬件設施等全方位提升環境,打造一個升級的輕紡交易平臺。
多元優勢:
集輕紡展示交易、餐飲購物、娛樂休閑、商務辦公等多元一體化,各業態相互聯動集聚人氣。
硬件優勢:
擁有約3公里超長臨街面,規劃大型室外廣場等公共活動空間,引入大量自動扶梯、垂直電梯、景觀電梯等公共設施,確保現代化市場交易環境。
配套優勢:
彌補傳統輕紡交易市場商業配套的短板,規劃了國內外品牌連鎖餐飲、美食廣場等餐飲配套,以及大型生活超市、五星級多廳巨幕影城、KTV、商務辦公等完善配套。
管理優勢:
統一定位、統一規劃、統一招商、統一運營管理,整合中國輕紡城數量眾多的品牌資源,形成最具磁場力的品牌地。
運營優勢:
買家、賣家24小時全天候交易,物業管理、網絡交易、網絡直通車、知識產權保護、商銀通金融等服務項目一應俱全,線上線下雙管齊下擴大業務量。
物流優勢:
依托中國輕紡城柯東倉儲中心,與大型物流公司開展合作,提供更便捷、更可靠的模塊化配送服務,提升市場的運作效率,提升市場競爭力。
車位優勢:
南區市場設計了眾多車輛出入口,并且配備了近兩千個停車位,為入駐商家提供了一流的交通配套體系,充分保障消費人群的便利交易。